关于企业多元化的文献综述
杨朝雅;
摘要(Abstract):
目前关于多元化的研究已经十分丰富,以往学者的研究表明,企业往往出于资源获取动机或管理者动机选择进行多元化战略,以获取有效的内部资本市场,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或者满足管理者的自利动机以及构建商业帝国的野心。本文从企业多元化的绩效,动因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KeyWords): 企业多元化;企业绩效;多元化动因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杨朝雅;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Berger,Phillip,G. and Eli,Ofek,1995,“Diversification’s Effect on Firm Valu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Vol.37,pp. 39~65.
- [2] Fluck,Zsuzsanna,and Anthony Lynch,1996,“Why Do firms Merge And Then Divest:A theory of Financial Synergy”,Working Paper,New York University.
- [3] Jensen,1986,“Agency Costs of Free Cash Flow,Corporate Finance and Takeovers”,the American Economics,vol. 76,pp.323~329.
- [4] Lang,L. H. P. and R. Stulz,1994,“Tobin’s q,Corporate Diversific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 102,pp. 1248~1280.
- [5] Lins,K. V. and Servaes,H.,2002,“Is Corporate Diversification Beneficial in Emerging Markets?”, Financial Management,Vol. 31:pp. 5~31.
- [6] Perry Lee T. et al.,2005,“Diversification and Focus:A Bayesian Application of the Resource-Based View”,Schmalenbach Business Review,Vol. 57,pp. 304~319.
- [7] Sheng-Syan Chen and Kim Wai Ho,2000,“Corporate Diversification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Firm Valu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ial Analysis,Vol. 9,pp. 315~326.
- [8] Agrawal,A.,Jaffe,J. F. and Mandelker,G. N.,1992,“The Post-Merger Performance of Acquiring Firms:A Re-examination of an Anomaly”,Journal of Finance,Vol. 47:pp.1605~1621.
- [9]方军雄,政府干预、所有权性质与企业并购.管理世界,2008(09):第118-123页.
- [10]王峰娟、邹存良,多元化程度与内部资本市场效率———基于分部数据的多案例研究.管理世界,2009(04):第153-161页.
- [11]巫景飞等,高层管理者政治网络与企业多元化战略:社会资本视角———基于我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8(08):第107-118页.
- [12]陈传明、孙俊华,企业家人口背景特征与多元化战略选择———基于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8(05):第124-133+187-188页.
- [13]陈信元、黄俊,政府干预、多元化经营与公司业绩.管理世界,2007(01):第92-97页.
- [14]汪建成、毛蕴诗,中国上市公司扩展的业务、地域多元化战略研究.管理世界,2006(02):第152-153页.
- [15]姜付秀,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的决定因素研究.管理世界,2006(05):第128-135页.
- [16]肖星、王琨,关于集团模式多元化经营的实证研究———来自“派系”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管理世界,2006(09):第80-86页.
- [17]杜胜利、翟艳玲,总经理年度报酬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以我国上市公司为例.管理世界,2005(08):第114-120页.
- [18]贾良定等,企业多元化的动机、时机和产业选择———西方理论和中国企业认识的异同研究.管理世界,2005(08):第94-104+172页.
- [19]姚俊、吕源、蓝海林,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与经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4(11):第119-125+135页.
- [20]夏清华,从资源到能力:竞争优势战略的一个理论综述.管理世界,2002(04):第109-114页.
- [21]郝旭光,多元化经营的几个问题.管理世界,2000(02):第82-85页.
- [22]陈姝、简宇寅,论产业多元化的折价效应———基于经济外部性的角度.管理世界,2016(04):第176-177页.
- [23]王福胜、宋海旭,终极控制人、多元化战略与现金持有水平.管理世界,2012(07):第124-136+169页.
- [24]于克信、谢佩洪,转型期中国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制度根源及范式构建研究.管理世界,2011(07):第180-181页.
- [25]阮永平,混业经营下的金融风险管理研究———一个基于经济资本的风险度量模型运用.管理世界,2011(07):第169-170+179页.
- [26]谢绚丽、赵胜利,中小企业的董事会结构与战略选择———基于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11(01):第101-111+188页.
- [27]范香梅、邱兆祥、张晓云,我国中小银行地域多元化风险与收益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10(10):第171-173页.
- [28]姚铮、金列,多元化动机影响企业财务绩效机理研究:以浙江民企雅戈尔为例.管理世界,2009(12):第137-149页.
- [29]苏冬蔚、林大庞,股权激励、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经济研究,2010(11):第88-100页.
- [30]潘越等,社会资本、政治关系与公司投资决策.经济研究,2009(11):第82-94页.
- [31]李寿喜,产权、代理成本和代理效率.经济研究,2007(01):第102-113页.
- [32]徐晓东、陈小悦,第一大股东对公司治理、企业业绩的影响分析.经济研究,2003(02):第64-74页.
- [33]金晓斌、陈代云、路颖、联蒙珂,公司特质、市场激励与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经济研究,2002(09):第67-73页.
- [34]龚奇峰,从多元化到成本领先:基本战略演进的逻辑———交易费用、风险、时间变量及合约选择的一种解说.经济研究,2001(05):第83-89页.
- [35]陈晓、江东,股权多元化、公司业绩与行业竞争性.经济研究,2000(08):第28-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