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和谐因素分析An Analysis of Unharmonious Factors during Constructing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韦良;
摘要(Abstract):
我国已进入“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时期,构建和谐社会成为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和谐是针对不和谐,解决消除不和谐而达成的状态。我国经济社会系统中的不和谐、不协调因素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公:三农问题突出;贫困问题严重:就业压力不堪重负;教育发展不平衡;腐败蔓延:群体性事件泛滥;资源滥用,生态恶化:医疗与公共卫生问题突出:城市化后遗症,城乡关系紧张。
关键词(KeyWords): 不和谐;不协调;不平衡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韦良;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2004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 [2]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2005年2月20日《人民日报》
- [3]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4]曾庆红《关于国内形势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时报》2005年第275期
- [5]唐逸《当前中国社会中暴力蔓延的根源》,《当代中国研究》2002年第3期
- [6]刘国光《进一步重视社会公平问题》,《时事资料手册》2005年第3期
- [7]季明、蔡敏《贫富差距考验社会公平和谐,威胁中国社会稳定》,2005年10月3日新华网
- [8]乔新生《中周贫富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2005年8月16日《中国经济时报》
- [9]丁元竹《十大因素正在影响中国近中期的发展》,2003年7月15日《瞭望》
- [10]王擎《我国经济面临四大挑战资源紧张贫富差距较大》,2004年9月30日《中华工商时报》
- [11]余秋梅《中国10%居民占有45%城市财富》,2005年6月17日《中国信息报网络版》
- [12]唐灿《中国当前城市贫富分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原因分析》,《中国社会学网》
- [13]赵伟《中国的城乡差距:原因反思与政策调整》,《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6期
- [14]于建嵘《转型期中国的社会冲突对当代工农维权抗争活动的观察和分析》,《凤凰周刊》总第176期。
- [15]清华大学社会学系课题《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2004年3月29日《中国经济时报》。
- [16]蔡昉主编《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4(2003)转轨中的城市贫困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