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影响效应及发展路径研究——以我国广西为例
廖海梅;
摘要(Abstract):
跨境经济合作区作为跨边界次区域合作的新形式,自2007年引入广西至今,已经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为研究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于广西的影响,本文引入边界虚拟变量,构建面板模型并进行分段回归。结果表明,以广西为门户的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对广西出口贸易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为促进跨境经济合作区的良性发展,应整合区域现有资源,明确各个跨境经济合作区内部的核心功能及其与其他平台间的互动关系,寻求最优发展路径。
关键词(KeyWords): 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影响效应;发展路径;次区域合作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基于加工增值路径的跨境经济合作效应提升研究——以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为例》,项目编号:YCSW2018009
作者(Author): 廖海梅;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李宠.构建珲春跨境经济合作区的问题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3.
- [2]匡贞胜.尺度重组视角下中国的边界效应转化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
- [3]李铁立.边界效应与跨边界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
- [4]杨荣海,李亚波.边界效应会制约中国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吗---以中越、中老和中缅的数据为例[J].国际经贸探索,2014,30(03):73-84.
- [5]唐万欢,李冬冬.“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路径研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8(05):106-107.
- [6]容静文.推进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提升广西沿边开放水平[J].经济研究参考,2017(41):87-90.
- [7]吕珂.中国沿边开放中的跨境经济合作区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