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物善意取得风险分析
吴世瑶;
摘要(Abstract):
融资租赁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手段在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融资租赁行业呈现高速发展态势,然而随着行业的发展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也逐年增多。目前制约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困境之一就是如何解决租赁物上的物权纠纷。为了平衡当事人各项权益,必须深刻分析融资租赁交易过程中租赁物善意取得风险及其原因,对租赁物上的权利公示制度进一步完善,减少纠纷的产生,促进融资租赁业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KeyWords): 融资租赁;出租人;善意取得;登记公示
基金项目(Foundation): 项目名称:交易习惯司法适用研究,项目编号:hb18fx001
作者(Author): 吴世瑶;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高圣平.融资租赁登记公示制度的建构-以民法典合同编融资租赁合同章的修改为中心.河南社会科学,2017年7月.
- (2)[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上册).王晓晔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58.王焜著.积极的信赖保护权利外观责任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71.
- (3)朱广新.信赖保护原则及其在民法中的构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227.
- (4)孙鹏.民法上的信赖保护制度及其法的构成.易继明主编.私法(第5辑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16~217.王焜著.积极的信赖保护权利外观责任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51~52.
- (5)王利明.合同法研究(第三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378.
- (6)See Schroth,Peter W.Financial,”Leasing of Equipment in the Law of the United States,”58Am.J.Comp.L.323-351(2010).王利明著.合同法研究(第三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350.
- (7)王焜.积极的信赖保护权利外观责任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9.
- (8)肖厚国.物权变动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369.
- (9)占有是否表征动产物权,与占有人是否为所有权人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前者涉及的是动产物权信息的传递途径,后者涉及的是事实层面的所有人与占有人是否同一的问题。占有人不是所有权人的现象增多,并不实质性地影响动产物权信息传递途径的选择。叶金强.公信力的法律构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89.
- (10)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220.
- (11)德国民法典(第1006条)、日本民法典(第188条)、法国民法典(第2279条)、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第943条之规定。
- (12)在信贷市场上,逆向选择问题是由于贷款方无法完全获得关于借款方投资项目的质量信息,而借款方却了解投资项目的回报率,或者贷款者不了解借款者的投资能力而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的发生是因为借款者不按照贷款者的要求将贷款资金用于非贷款项目上,造成贷款者的风险增加。根据融资的特性,通常被认为是信贷的一种形式。
- (13)Sudhir P.Amembal,International Leasing:the Complete Guide,vol.Ⅰ.(Amembal&Associates,2000),p75.高圣平,乐沸涛.融资租赁登记与取回权.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11.
- (14)孙宪忠.中国物权法:原理释义和立法解读.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193.
- (15)“物之公信原则是以提高公示方法之信用,促进交易之迅速,保障交易安全,故系以保护动的安全为职责。”谢在全.民法物权论(上册),第61页.朱广新.信赖保护原则及其在民法中的构造.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217.
- (16)邓苗苗.融资租赁中的善意取得问题研究.经法视点,2016,24:257.
- (17)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融资租赁法(草案)》(第三稿)(2006年11月)第19条规定了租赁物的登记:租赁物应当在登记机关办理所有权登记,未办理登记的,出租人对租赁物的所有权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